昂仁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各项任务落实,努力唱好“党建提升曲”“学做常态曲”“脱贫攻坚曲”和“结对帮扶曲”,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激发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内生动力,攻克脱贫“决战点”,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向十九大献礼。
唱强“党建提升载体曲”,强担当聚合力齐护航。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以践行“担当实干、即行即办”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全县党建“六大领域”标杆示范工程,全面深入开展“机关党务工作者素质提升年”和“基层党建推进年”活动,抓实制定基层党建工作活动实施方案,规定利用每周二晚上为“机关党务工作者素质提升年”夜校学习开展案例剖析教育会13次,打造指尖上“送识”等进行专题辅导。同时,邀请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参与学习教育达2.8万多人次,已投入了8万多元培训经费。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强化推进“四型机关”创建工作落地生根。争取达到县委满意、村组织满意和群众满意的“三满意”极佳效果。
唱好“学做整改常态曲”,树标杆固常态务实效。全县各级党组织对标“五个规范”扎实开展支部规范化建设,从组织设置、阵地提升、资料细化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定每月第二周星期四为全县支部“主题党日”,坚持每次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实效的“四有”标准。对照《昂仁县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十条措施》严格从严治党要求,落实支部严管党员主体作用。实施“党支部+”工程,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批“党支部+新型合作社+贫困户”脱贫项目,孔隆乡平孜村剩余劳动力多,群众收入渠道单一,外出务工及不方便,贫困人口就有42人。如:平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米穷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积极带领“两委”班子用争取到的的扶贫资金购买羊毛、羔皮、布料等原材料创立了“便民服装加工专业合作社”,年纯收入达元,销售的利润全部用来帮扶贫困群众,目前已为15户贫困户进行了帮扶,解决了30余人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唱响“党建促脱贫攻坚曲”,强核心感恩情聚民心。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把党建和脱贫攻坚拧成一股绳。精准选派第一书记。今年名第一书记共走访贫困户余户,慰问困难群众户,办实事好事多件,落实扶贫项目23个,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2万元。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群共富联合体”57家年总收入达万元,解决就业83人,覆盖15个乡镇55个贫困村占30%,增强了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桥头堡作用。发挥党员结对帮扶。全面落实“”结对帮扶,派出名干部结对户贫困户,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注重思想扶志,着力转变贫困人口的依赖心理,自觉摈弃“等靠要”思想。打造脱贫攻坚火车头。县委先后召开5次换届工作筹备会和1次动员部署会,坚持攻坚克难,笃实担当,积极备战村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换届后,村组织班子中党员的比例将达到%。
唱实“党员结对帮扶曲”,严管理抓关键重落实。县委精准管理脱贫关键力量,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思路,真正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发挥作用、展示形象、争当先锋。一是建立县级领导每周到包乡(镇)不少于2天驻乡镇工作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程,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行每周通报。二是建立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一线工作法。广大党员干部每月进帮扶户或者电话联系不少于4次,并积极筹集帮扶资金,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建立驻村工作队“痕迹工作法”与村“两委”一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落实各种惠民政策,采取选得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流得动“五环链动”模式,建立“扶贫日志”,确保驻村时间,提升帮扶效果,做到工作显痕迹。做到脱贫一户,销号一户,确保各项扶贫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撰稿:王一跃
审核:罗廷华
编辑:陈兴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