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快乐
「旅行日记」
NO.
「心安之处是吾乡」
.10.27
是去年的经历,
今时今日想起了它。
是的,
我又去青海湖了。
我已经见过一月、四月、六月和十二月的青海湖,这一次是十月。再过七年,我应该会看完十二个月里十二个不同的青海湖。
十月底,南京还是秋天。我看着远方的零下预告,穿上了最暖和的衣服和鞋子,奔跑在禄口机场的时候,有一种穿越的错觉。
这几年,我不再那么频繁地外出旅行,大约是因为越来越矫情的睡眠。即便是在这个令我心安的地方,我依然还会受困与睡眠环境。于是,还是落脚在了熟悉的地方,等风来国际青年旅舍。
旅舍出门左拐,是一条长长的巷子,带着宁静的生活气息。
放了学还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夕阳里顽皮着;扎着头巾的妇女在门口的光亮里织着毛衣;卖蔬菜水果的铺子里只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在说话。
每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巷子中段的一处角落里,会有个老爷爷在卖自制酸奶,五元两大碗,光顾的都是当地人,也会在很快的时间里都卖光。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和外婆去买豆腐,进门总会问一句:今天的豆腐卖完了吗?
每次走过这里,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外乡人。
塔尔寺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正在犯难该不该在特殊时期入寺的时候,遇到了内蒙来受戒的女弟子。于是请她帮忙去到殿内点两盏灯,她提醒我面对大殿默默许愿就好。
我站在寺外对面的小坡上,远远地忘过去,默默地许愿。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感觉应该过去了很长的时间,我下坡准备回去,感觉对面有人向我走来,抬头一看,是女师父。
原来她特意跑出来告诉我,祈寿殿过了时间了,要明早才能帮我过去点灯。
在这些地方,你总能遇见纯粹的人和事。
清早,起床去青海湖。
即便是这个天气,车站前还是有很多招揽去青海湖的私车,当中也会有一些人告诉我们,没有去青海湖的班车了。
我早已熟悉这一切,异常淡定地去窗口买票。
驶出西宁,离青海湖越来越近的时候,天空越来越蓝。雪山上方,月亮还在。想起昨天女师父告诉我,今早九点会去点灯。我看着时间默默地许愿,睁开眼睛不多久收到她传来的图片。心安,也感恩。
在路上,总是走着走着就倍加感恩。
汽车行驶在开阔的路上,我隔着车窗正看着天空里日月交替,突然收到外婆打来的电话,听到她特别爽朗的声音,一下特别感动。
即便见过那么多次,但每次当它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依旧还会激动到热泪盈眶。
在二郎剑下了车,夏天里热闹的景区此刻尤其安静,除了风声,听不见其他。我指着青海湖对面的南山告诉小伙伴,这一次我要爬上去俯瞰青海湖。
恰巧就在上山的路口,一个大叔骑着摩托着坐在那里。我们上前与他商量着是否可以送我们上山。
忘了具体是多少,但还记得上山的费用比我们从西宁坐过来的车票还多一些。但是是非常值得的,大叔虽然不好还价,但相处起来很是愉快。
摩托车在盘山公路上奔驰,耳边呼啸着自由干净的风,大叔唱起的民歌也在随风散去。
第五次见你,我终于上了南山。见过冰封的你,见过深邃的你,这一次的你,清新又磅礴。站在南山上,这与你不远不近的距离又一次让我激动起来。
我一次又一次地去塔尔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一个祈祷。而我一次又一次地来青海湖,却像见一个故人,只想聊一聊天。
心安之处是吾乡,你就是了。
面对开阔的风景,自己变得渺小起来,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又更严肃了一些。
那些平常觉得或大或小的烦心之事,在这种宽阔里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摩托车大叔把我们从南山上接下来之后送我们去了巴马大叔的油菜花田。巴马大叔很招人喜欢,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不要我们的门票。
每个地方都有各色各样的人,青海湖也不例外。在外旅行的人们,常常会因为接触到的人或好或坏而去笼统的定义当地人,这其实也是非常片面的一种定义。
青海湖边的每块地都有主人,他们会在这里种一片花海,然后圈出来收门票对游人开放。单季一人15,旺季一人30,还有停车位可以使用。巴马大叔说,旺季的几个月里,每天都能有好几千的收入。
现在是淡季,有时间也会过来坐上一天收收门票。正在想这么清冷的时候,一个人怎么打发时间,刚好遇到它放牧的朋友过来。
点上两根烟,坐看青海湖,一聊就是一下午。
这应该算是青海湖的秋天吧。我从未想象在这个季节里还能看到油菜花开。面朝青海湖,背倚雪山,不像江南的春天里那样娇滴滴地绽放,它在这里开出了另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
虽然将近枯萎,但也还是美的。
我来过青海湖这么多次,但至今还没有环湖一周。每次过来,时间或长或短,我都没有一定要走完的路。小伙伴坐班车去了下一站的黑马河,我留在湖边,和巴马大叔聊着天,等着回西宁的车。
车,我不知道有还是没有,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但我一点都不着急。
这种安全感,大约来自于在我内心它是故乡。
这篇文章,写于今天奔赴回家过节的路上,更没有觉得笔下是千里之外的他乡。编辑图文的时候,爸妈就在身旁聊着天。
中秋之夜,愿我们都能身处心安之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