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何谓人淡如菊?当如桑奴是!文学作品中写女子的文章不多,似这般的更少。没有任何的描摹与渲染,就这样娓娓如实叙来,一个万事不萦怀、任何处境皆可淡然处之的、始终笑对一切的温婉女子跃然纸端。“万里归来”经历了多少的风波和惊险啊,却能保持“颜愈少”,那始终微笑着的神态,当是她保持颜少的秘方,被贬蛮荒,却安之若素,将生活的辛劳浸染上岭梅之香,心无蔷薇,又岂能细触猛虎而坦然?外人看似辛酸劳苦,本拟慰问“岭南不好”,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石破天惊,令人愣怔当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